端午 話說從頭
文/陳巍杉 圖/聯合知識庫
農曆五月五日的端午節將至,它是華人傳統節慶,又稱「重五節」、「重午節」、「五月節」、「端陽節」等。近代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,也稱當天為「詩人節」,各地詩文社團常舉辦吟誦詩詞活動。
划龍舟吃粽子
緣起屈原投江
據《史記》所載,屈原為楚懷王的大臣,「博聞彊志,明於治亂,嫻於辭令。入則與王圖議國事,以出號令;出則接遇賓客,應對諸侯。王甚任之。」但他從輔佐楚王的賢臣,到受其他大臣誹謗,被楚王及其繼位者疏遠,甚至流放異鄉,導致屈原於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盡。據說當時百姓聽聞此事,有人駕船企圖打撈;有人準備食物餵飽水裡魚蝦;有人倒酒進江,想把傳說的江中蛟龍灌醉。這些企圖保護屈原遺體的動作,既顯示百姓對其愛戴與哀痛,也有可能是日後端午節划龍舟、吃粽子、雄黃酒等習俗的雛型。
傳統說法指端午節起源於紀念屈原,然而也有學者有其他推測。一為對於「惡日」的禁忌,古人即有此時沐浴清潔身體、行事安息靜養的習慣。古人似以五月五日為惡日之最,《史記》記載孟嘗君因生於此日,差點被父親棄養。另有學者視端午節為「龍的節日」,認為最初可能是長江下游吳、越等民族的節日,其生活與水、龍有密切關連。以上說法皆有支持者,我們若視端午節為多元起源的節日,較不易有以偏概全之憾。
菖蒲艾草驅瘟避邪
圖符香囊香包爭豔
魏晉南北朝時,端午節驅瘟避邪的習俗在功能上再添新意,據晉朝周處《風土記》記載,端午節「採艾懸戶上」,荊、楚一帶民眾在當天的雞未鳴以前出發採艾草,且會挑選最像人體形狀者,採回掛在門上;或是用來針灸,據說特別有效。除了採艾草,民眾也會以菖蒲泡酒。唐宋以降,習俗愈見豐富,各式圖符、香囊香包爭豔,賽龍舟規模日益擴大。
時至明清,早期移民者未適應臺灣亞熱帶氣候,因疫而亡者,時有所聞,因此端午節這個以驅疾避疫為基本精神的節日,開始為臺灣民眾注重。《重修鳳山縣誌》記載:「五月五日清晨,燃稻梗一束,向室隅薰之,用楮錢(冥紙)送於路旁,名曰送蚊。門楣懸蒲(菖蒲)、艾(艾草)兼插禾稗,謂可避蚊蚋;榕一枝,謂老而彌健。彼此以西瓜、角黍(粽子)相饋遺。好事者於海口淺處,用錢或布為標,三板漁船爭相奪取,勝者鳴鑼喝采,土人亦號曰鬥龍舟。午時為小兒女結五色縷,男繫左腕、女繫右腕,名曰神鍊。」從清朝乾隆年間,到日據時期皆記載臺灣已有賽龍舟之習,大致是五月初一起,先至河邊「迎水神」;初二召開「龍船會」,商議有關事宜。初五正午敲鑼打鼓、扛舟至河岸,沿途民眾燒香禮拜,故有「五月五,龍船鼓,滿街路」的盛況。賽事完成,於初十舉行「送水神」及「謝江」等儀式。
北部粽滋味濃郁
南部粽竹葉清香
端午節的食物一定少不了粽子,但它直到晉朝才成為應景食物,《風土記》記載當時主要以黍為原料,只裹些栗子,不添加其餘餡料。但在歷代先民巧手演進下,現今粽子無論是內在美(餡料)或是外在美(造型),都有各式各樣的變化。臺灣大致分「北部粽」和「南部粽」兩類。北部作法是將泡過水的米瀝乾,用油炒香,加入醬油、五香粉、胡椒粉等調味,蒸至全熟或半熟後用竹葉包裹、填入餡料。南部作法是以白糯米浸泡後加餡料,以竹葉包裹後水煮至熟透。兩地風味各異,北部濃郁,南部帶著淡淡竹葉清香。常用餡料大同小異,包括豬肉、香菇、蝦米、花生、鹹蛋黃、紅蔥頭、栗子等,可隨個人喜好選擇。客家傳統則分鹼粽及鹹粽,前者多用在祭祀,後者細分為米粽、粄粽兩種,則是應景食物。在南門市場等臺灣各地著名傳統市場中,找得到各省風味粽,例如湖州粽、紅豆粽等可供選購。
相傳立蛋成功有好運
午時水泡茶釀酒香醇
端午節時據說陽氣最重,產生充滿趣味的「立蛋」習俗,順利豎蛋者,人稱將帶來好運;也有科學說法,解釋因為當日陽光直射北半球,太陽引力和地心引力形成兩股相反拉扯力量,只要有耐心很容易立蛋成功(實際上,平日立蛋也能成功)。昔日家戶在端午節還有取「午時水」的習俗,是指當天正午打上的井水,用來釀酒、沖泡茶飲等特別香醇,甚至有人生飲以求特殊療效。
(點閱次數:791)